全球最高的哈利法塔有162层,如果再加盖200层并倒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央,那么位于最顶层的人就能亲手摘到一块铀矿石。实际上,我国专家团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1820米处发现了一处全球最深的砂岩型工业铀矿化网络配资,刷新了世界同类型铀矿发现的深度纪录,标志着中国在深地砂岩型铀资源勘查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砂岩型工业铀矿化是指地下的水流带来溶解在水中的铀元素,在富含有机质或还原剂的砂岩内的空隙中沉淀下来,形成可以工业开采的铀矿床。除了砂岩型铀矿,铀在地球上还有多种存在形式,如花岗岩型、火山岩型和碳硅泥岩型等,每种类型的铀矿对应不同的成矿环境和勘查方法。
此次科研团队在塔里木盆地地下1820米发现的厚大砂岩型工业铀矿化,不仅震惊了世界,也在成矿理论上开辟了新天地。传统理论认为铀矿主要集中在一千米以浅的氧化还原过渡带,但这次在盆地腹地“红杂色层”发现了8米多厚的工业铀矿化,打破了“盆地腹地红杂色砂岩无矿”的观念,为铀矿资源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这一突破的核心是团队提出的“渗出- 渗入复成因区域预测模型”。该模型解释了深部铀在特定条件下被流体溶解带出,随后由来自盆地蚀源区的流体携带进入砂岩层,并在合适的条件下沉淀富集形成稳定的铀矿化体。
从发现到实际开采,还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工作。首先需要通过多孔深钻和测井精确绘制矿体的三维模型,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,评估钻采技术、经济效益和环保影响,接着进行小范围的原地浸出试验,最后才能正式投产。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。
这些科学家用他们的有限生命与无限的地质过程较量网络配资,只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。这种精神令人敬佩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